微納3D打印破解類器官芯片高通量難題,加速精準醫(yī)療產業(yè)落地
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學院陳華偉課題組提出了一種動態(tài)可調節(jié)的DIW打印策略,該策略將一個可移動的打印針連接到一個Y形微流控噴嘴中,通過調節(jié)擠出壓力和針頭在微流控噴嘴中的運動,能夠精確控制細絲內層的位置、比例和形狀,進而再對細絲內層結構進行精確的亞體素控制,可以制造具有各種復雜結構的細絲。
該研究構建了一種動態(tài)可調節(jié)的DIW打印平臺,該平臺由一個三軸線性運動平臺與一個微流體打印頭構成,為了實現(xiàn)亞體素控制的細絲,該打印頭是由一個Y形流道的微流控芯片、一個電機控制的微動臺、一個固定的打印針和一個可移動的打印針組成,兩個打印針從Y形流道的兩個臂中插入。該微流控芯片使用了摩方精密microArch®S240 (精度:10μm)3D打印機制造,內通道尺寸最小為800μm,通道尺寸決定了打印細絲的直徑及打印的精度,高精度的微流控芯片通道也保證了通道和打印針之間的良好配合。